广州成立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并启动南粤少年寻星工程
2021年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扬帆启航 逐梦九天”。 为庆祝第六个“中国航天日”,2021年中国航天日暨首届大湾区航天科教发展高峰论坛当天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举办。该活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文昌中转接待站、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广州市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指导单位包括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气象局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俄罗斯工程院及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中国航天员大队原大队长申行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全国航天科普首席专家田如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苏晋中,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福军,广州市科协副主席曾雪玲,黄埔区副区长、联和街党工委书记黎信坤,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焦杨,广州市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理事长李珲婕等出席活动。
何质彬院士首先为活动致开幕词。他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事业走过的艰苦而精彩的历程,呼吁大家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为中国航天科技领域培养更多未来人才,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
随后,龙乐豪、何质彬、刘焕彬等院士和专家为广州市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是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宇航学会、广东省气象局、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等单位的指导下,在孙家栋院士、何质彬院士等众多航天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由北斗星际(广州)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刀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成立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研究院成立后将致力于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创新工作,为南粤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创新工作贡献科普力量。
活动上,院士专家和领导嘉宾们共同启动了“南粤少年寻星工程”。该工程启动后,研究院将每年帮助一批学校打造航空航天创客室、发掘培养一批无人机航空科技未来人才,招募100名优秀学子参与科教小卫星设计、研发,每两年实施发射一颗科教小卫星。李珲婕说,让孩子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太空卫星是我们的美好企盼,这期盼将在不久的将来在南粤大地实现。









